MPAcc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正文
从货币竞争视角看现金的未来——北航2020级MPAcc第八次会计实务前沿讲堂
发布时间:2021-04-27       发布者:       浏览次数:


4月24日晚,北航经管学院MPAcc教育中心主办的第八次会计实务前沿讲堂如期举行。此次讲堂邀请到了北航经管学院校友、现供职于中国印钞造币总公司的司晓玲博士为学院师生带来了关于货币的一堂生动的前沿讲座。MPAcc教育中心主任白明副教授主持了本次前沿讲堂。

讲座中,司老师首先讲述了货币职能定位及形态演化规律,她用形象详实的语言介绍了货币的历史沿革,从海贝到纸币回溯了货币的诞生与发展。随后,司老师讲解了现金的不可替代性,介绍了现有现金的全球新增需求,以及各大国家近些年的现金流通量的变化。司老师在讲堂中指出了影响货币需求的十二种因素。其中GDP和消费增长是拉动货币需求增长的重要因素。我国在近几年第三方数字支付笔数和金额飞速增长,目前活跃用户数呈低速增长态势。在司老师的研究中,也出现了春节、元旦等对现金需求增大的趣味现象。

在谈到数字支付和现金的未来时,司老师分享了她的思考。她认为非现金支付工具是社会需求、技术进步和支付创新的产物,其便捷的服务和可以转换现金的能力,对提升我国货币流速和支付效率具有重大价值。非现金支付在我国的快速发展不是偶然的,有其客观必然性。它是金融支付服务不平衡、不充分、信用卡渗透率较低、手机网民数量大、银行网点账户普及率低等多方面因素叠加作用的结果。对此司老师分析了我国网银开户数、我国网民数量等多个决定性因素。指出现金对于零售商、老年人群、特殊人群、农村人群等领域用户仍存在不可替代性。

最后,司老师与参会师生就数字货币的发展进行了深入探讨。司老师认为数字货币功能定位还需要进一步明确,基础设施建设需要一定的周期,作为公共产品,普惠性需要重点保障,作为法定货币,法律层面需要进行配套。现金需求在短期内不可能被完全替代,仍在缓慢增长。而现金的应急储备功能更具现实意义,现金与非现金支付工具仍处于互相补充于替代的情况。现金还是信用度、安全性最高的支付工具。同时,她也认为随着技术的发展,数字货币与非现金支付会进一步取得进展,但短期内还是现金与相关数字支付、数字货币并存的时代。

图/文:ZF2008A51张昊轩

 


版权所有 ©2016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7号 邮编:100191

电子邮件:mpacc@buaa.edu.cn